给汽车碰撞安全写差评的人不存在,因为遇到碰撞安全性能特别差的车他没机会写。但对于汽车NVH性能,却是人人都可以写差评,因为每个人都…
设计师是最先感受到变化的人之一,并且,正是通过他们的打磨,产品才被决定以什么样的方法传递到用户手中,并被体验。从按键机到只有一块屏幕的智能机,从发动机的轰轰嗡鸣到电机电流滋滋搏动,你的感官接受的一切刺激,大多来源于设计的巧思。
在设计师心中,燃油时代最经典的汽车设计是什么样的,
有哪些东西是值得参考和保留的?
GAC DESIGN:我们认为是跑车。
有一些跑车已经传承到第五代、第六代,但是它的精神还是传承了下来,甚至转移到同品牌的新能源车上,以至于新能源车同样具有跑车的简洁感、运动感。
运动意味着速度,保留跑车的速度感,也保留了驾驶员心中那份激情。
设计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?挑战是什么?
GAC DESIGN:从整个时代的发展来看,设计的逻辑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受限于技术,以往的设计无用的东西占据体量大,而现在的设计则要求少而精。以移动通讯终端举例,以前的大哥大体积巨大,按键、听筒都一板一眼,现在的智能手机设计的发展就是不断压缩功能,删繁就简,最终把一切都压缩在一块屏幕上。
而在汽车行业,新能源的技术进步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变化。第一是环保,双碳战略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,未来将对汽车的材料工艺、动力形式、气动性能有更高要求。第二是智能,AION把AI作为品牌基石之一,需要我们在功能和设计都表现出科技感,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。
我们现在做汽车设计,就是要结合这两股趋势潮流,再不断进行设计上的创新。
面对这一挑战,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,此前指导概念车 TIME 设计的设计语言「引刃入水」彰显了新能源时代高端豪华车型的优雅浪漫,是我们的新设计宣言。
不止于此,我们还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,为「水」注入速度感,以风铸水,形成了进化后的设计语言「风生水起」,并运用在 Hyper GT 上。
「新能源感」是个很玄妙的词,它听起来好像很虚,在设计师心中也是如此吗?还是有所特指?
GAC DESIGN:设计师就是要把虚的东西变成能够让用户体验到的实际的效果。
通过对用户的理解和以往积累的经验,我们总结出来「新能源感」就是追求极致,极大、极小、极集成、极简,这也将是一种审美趋势,而且在功能上也将更加集中。
也许未来新能源车最好的展现方式就是一枚水滴,不仅造型上非常独特、极致,功能更是极度集中,平常状态它就是一枚完整的金属水滴,用户需要格栅,水滴头部就翻转出格栅,需要车门,水滴两侧就翻转出车门,需要什么就变出什么。
极同样体现于气动性能。在液钛金属水滴的形体上,我们与空气动力学团队联合调校降低风阻,塑造更加简洁一体化的车身。最终,Hyper GT的风阻系数仅为0.19XCd,成为全球最低风阻量产车!
这个想法听起来很科幻,真的能够实现吗?
GAC DESIGN:当然,秉持着追求极致的理念,我们设计了 Hpyer GT ,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把新能源感贯穿整车,更把造型和功能相结合,气动性融入性感的新能源形体语言中,达到形体和性能的最优解,形成这种「科幻」的效果。
|立 意|
我们认为新能源的极致一定会给人一种陌生感,Hpyer GT 就像一块原石被打磨成液态金属,和原来尖锐的线条区别开。更形象一点就是《机器人总动员》里的 EVA,她圆润、亲和的外表下充满神秘。
|设 计|
传统经典的跑车由于发动机布置,占据了车头的空间,导致乘客重心靠后,于是车在比例上产生长机盖、重心靠后等特征,为了展现运动感,还会把轮包做得更强壮。而经济型的轿车,由于发动机的布置,空间利用率的因素影响,乘客的位置往前移,重心靠前,这样的结果就显得比例不够豪华。
在新能源时代,平整的底盘让我们能够摆脱发动机的影响,打磨出更好的比例,所以 Hyper GT 既有低趴的动感,还有 A 柱倾斜降低风阻使车更有一体感、重心靠后更有豪华感,同时,开门的部分也能做得到很大,可以说兼具各种优势。
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悬浮式 C 柱,这一设计让车显得更为飘逸、整车显得更轻盈、挥洒。
|语 言|
我们的「风生水起」设计语言比较极简、圆润,同时还加入了更多情感化的东西。车的姿态前低后高,前圆后方,在水滴的基础上有楔形的既视感,配合裙线和阴影加强运动特性,给Hyper GT 注入传统赛车灵魂、精神。
|细 节|
为了营造新能源感,前脸乍一看好像只有一双「眼睛」,格栅是藏起来的,只有车运动的时候才会打开。为了达到功能和形式的统一,我们也做了电动尾翼,当用户高速过弯时,升起的尾翼能够提供下压力,防止车身打滑,而用户不需要的时候,可以把尾翼收回,保留平整一体的尾部。
这样看来 Hyper GT 和市面上很多新能源车都不一样,比如没有一些大众常理解的类似于「眯眯眼」式前灯的新能源特征,是有什么思考吗?
GAC DESIGN:
新能源的核心是追求极致,许多车的造型会追求极小的极致,就像眯眯眼,一旦这个设计被接受,就产生了「路径依赖」,大家一窝蜂都做极小的眯眯眼。
然而,极致不止一种做法,极大、极小都是极致,创新就是要勇于突破,所以我们走另一种路线,通过极其强烈的对比感,繁简对比去达到这种极致。
比如我们的电极大灯。
首先,它是一种极度符号化的表达,它的灵感就来源于电路图里的电源符号,大家一看就有共鸣。
其次,它细节非常精致,每一个切割面都像经验老到的钻石切割师精密打磨而成,亮起时光束犹如在强电压下瞬时爆发的脉冲电流,和极简的前脸形成强烈对比,形成戏剧性的冲突感。
尾灯也是如此,相比头灯,它更像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,像从地下长出的天然红水晶原石,充满能量,和精密打磨的尾部反差强烈。
不过,我们也保留了一些用户喜爱的,能够代表新能源先进性和象征意义的设计——旋翼门。
在功能上,无边框的设计不仅让旋翼门气质刚强,更节省了车顶的位置,让 A 柱更矮,与隐藏式门把手一起削弱了侧风的影响。在形式上,给用户惊喜,让用户最直观地体验到新能源车的张扬、新潮。
最后想问一下,和传统燃油车相比,新能源车为了实现更多智能的功能而增加很多零部件,这些会不会增加设计的难度?如何解决?
GAC DESIGN:
难点在多与少的平衡,少是指视觉上信息要尽量少,多是功能需要越多越好,所以设计必须「准确」。
以风刃格栅举例,我们要通过格栅的两种状态实现主动进气这一功能,在普通人看来,在方框上切一个口开合不就行了吗?
而对设计师来说,闭合状态要保持车头形态的完整性、宛如液钛金属的弧度、精密感,使得车载造型上好看,开启状态要延续这种形态,还要考虑空气的流通量和方向,那么切割的线条就要无比准确,差一分一毫,都会影响功能和美观。
所以我们从确定开口形状到开口角度,进行了无数次的打磨,每一条线条都是千锤百炼。
例如,雷达、传感器等这些零部件为了和车身融合,我们进行了集成式处理,在保证功能不相互影响的情况下调整位置,经过了无数次尝试,达到「准确」的标准,才把车前两个摄像头集成在一起,做成了一个完整的模块,减少视觉上信息。
说到这里,相信大家可以看到,Hyper GT 从概念定义到造型语言,再到诸如传感器等新兴部件,都在展示着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创新。而这一切的核心,也是AION 品牌全新设计理念和美学的应用,从理论思考到设计实践,才成就Hyper GT 这样的设计巧思之作。